草根逆袭到顶级富豪,石崇用尽手段为何终成泡影?
话说,人要是够拼,够大胆,是不是就能一夜暴富?
但到头来,又有谁真能在动荡年代拼个世界首富?
今天翻开西晋那会儿的历史黑料,主角石崇,这位掀起豪门炫富大赛的狠人,怎么看都是那种“我不吃你那一套,钱和地位我全要”的典型。
他究竟靠啥一步步从草根崛起,硬生生地在满天飞金子的时代混到大富翁的地步?
别急,石崇这人,光看出身还真没啥,父亲石苞算得上是老官二代,听着好像牛,但那年代“官二代”遍地跑,谁家不是三代五代做官?
就像今天你说你家里有个科长叔叔,谁不是?
可关键是,他老爹很有意思,临死前专门把家里的遗产分得清清楚楚,结果呢,偏偏没给石崇留啥零花钱。
理由还特别“扎心”:我这儿子虽小,将来自己会去挣钱,不需要家里接济。
这下好了,别人家分遗产都抢破头,石崇直接被父亲“看好”到一毛不剩。
你说,别的小孩要气个半死,换石崇压根不当回事,依然是那副“万事自己来”的劲头。
他打小心态就和别人不一样,人家进太学看孔子的雕像会感动喊两嗓子圣人,石崇却反问,“成圣何必拜古人?只要站对队伍,谁都能成大事。”
这逻辑,放到今天完全就是“只要老板信得过我,还怕没前途?”
而他的同学也算有水平,王敦听了石崇那套,干脆直接吐槽他,你要学的,哪是颜回当圣人,明明更像喜欢赚钱的子贡。
石崇还真的不气不恨,理直气壮说,男人就该有衣有名,安贫乐道那种,谁爱谁去吧。
你瞧,这心理,说白了,就是那类钻进钱眼里又有点头脑的人。
很多人骂这种“拜金主义”,可是偏偏这号人在历史上不是被人嘲就是爬得贼快,石崇就是这么一路溜上去了——人生第一个大的机遇就在等着他。
但这大机遇,也不是随便掉下来的。
赶上司马炎代魏称帝,天下大乱归一统,有钱有权的大佬们都在拥护新老板,整个世家跟着“玩命站队”,但司马家也不是傻蛋,深知合作归合作,真正的权力必须握得紧。
于是,司马炎一边把三公九卿大职都塞给有根基的大户,一边把关乎政权的尚书台提到最高位置。
其实搞得像今天的大公司,老板把高管聚在一起,真正能决定方向的那些核心数据分析,自己握在手上。
这样一弄,一批“职闲位重”的清官就冒出来了。
清官这词听着好似啥廉洁模范,实则意思是“闲着没事但权力很大的官”,你问他们干啥,基本就是啥都管、啥都插手。
这种活,最适合老板亲信或自己一手捧出来的人干。
再看石崇家,他父亲石苞是司马师亲自提拔的“寒门新秀”,和那些世家不同,他们是老板自己造的“工具人”,主人说啥就干啥,绝对忠诚。
所以石崇、石乔、石浚这些兄弟都一路进了黄门郎、散骑常侍之类有空有权的优差。
石崇本事出众,尤其机灵能拉人,在司马炎麾下混得风生水起,属于那种“老板赏识你就别怕,放心赚!”
说白了,这会儿的石崇已经不是啥小官二代了,是真正的权钱交易“中间人”。
他那帮兄弟都和司马氏有默契,彼此都知道游戏规则。
司马师当年力挺石苞,哪怕老头子小节不行,能帮忙赚钱就行,“手脚不干净”点也能忍。
司马家从上到下都信这一套,所以司马炎自己搞钱也照样不避讳,连臣子吐槽“你和汉灵帝没啥两个,卖官收的钱都进自己腰包”,他还能哈哈一笑,说你说得对。
你想想,那些“清官”们在老板默许下玩权力,得了机会怎么不拼命搞钱?
这游戏玩到石崇身上,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全占齐了。
别人也许只敢收个红包,石崇要挣钱就是全方位:从权钱交易到搭关系,没人能拦。
只要老板高兴,他中间多赚几个“中介费”根本没人查。
甚至最终斗富,外人都惊叹他比老板还出息——实际上,这些都只是个开始。
可总觉得人生还得有高潮,石崇最疯狂的捞钱操作,其实是在荆州才完全爆发。
司马炎翘辫子后,晋惠帝那个“著名白痴”上台,石崇被外派做了荆州刺史。
外派听着像“打发出门”,实际上给了他一个更大的权力空间。
像他这种人,去哪做官都能混成当地最牛的“财神”——但到了荆州,简直就是捡到金矿。
咱们说荆州本来就是鱼米之乡,老天爷赏饭吃。
但三国年战得太惨,不管是曹魏、东吴还是蜀汉,谁也没办法经营那块江汉平原“中间地带”。
一来这块地太好,二来老是有打仗不敢深耕,三来外来大族迁走,土著豪强根基浅。
司马炎一统后,经济一下子腾飞,尤其在杜预搞水利后,荆州简直成了“天堂”。
这区域富得流油,又没人能管得住石崇,他要怎么捞就怎么捞。
你可能会问,地方官发财不怕朝廷查,地方豪强不怕闹事?
这时候机遇又来了,朝廷正乱,贾南风和杨骏争权根本没心思追着你算账;地方老豪强大多不是本地人,被迁走剩下的是新秀,不足为虑。
这种情况下,石崇怕过谁?
他在荆州显得格外“硬核”,发财方式用的简直是教科书。
首先,直接让亲信化身强盗,逮着商使、客商就抢。
别点脸了,反正只要搞钱,谁还管你守规矩不规矩。
其次,垄断资源。
盐、矿统统关起门来自己做,想买只能找石崇家,利润赚到手抽筋。
然后,搞舂税。
老百姓想把糙米加工成白米,非得用他家的水碓,每用一次米都被石家收走一份。
简直就是“你不管用不行,想逃我也管得着”。
此外,还投机倒把。
囤粮等灾年高价抛售,放贷收巨额利息,玩的是稳赚不赔那种。
一般人做这买卖有风险,石崇一人罩着整个荆州,谁敢不买账?
听到这儿,有的人会喷,这不就是强取豪夺,祸国殃民?
说得没错,可你得承认,有时候历史就是由这些狠人推动的。
当然,石崇也不是一点怕心都没,靠什么能保命?关系网。
他在洛阳金谷园养歌姬美女,拉帮结派,和贾南风侄子等二十四友结下深厚“统治层朋友圈”。
说白了,谁都被他请过,大家都沾了他好处。
所以就算外界喧嚣,石崇依然摆平得了各种麻烦。
成了这座烂王朝里“不倒翁”。
可树大招风,最终石崇的欲望还是给自己碰了钉子。
关键点正是一个女人。
司马伦图霸,喜欢上石家的歌姬绿珠,派手下孙秀去要人。
这场关键交锋来了:石崇为舍不得绿珠,放弃了给司马伦的面子,宁愿选别的美女送过去。
你说这不是给老板难堪么?
果然孙秀不买账,直接伪造皇帝诏书抓人,石崇最终被斩首,钱财美女,终成过眼云烟。
当我们回看这一切,是不是脑海里忍不住浮现出那些“官场传奇”?
一名官员,凭借权力掏空天下,成了全国豪富,却一直没人能惩罚。
全都拜这个腐烂体制所赐。
就像今天大家吐槽“富不过三代”,石崇这类爆发户再牛,也终究敌不过体制崩坏的那一天。
其实,哪怕你再会钻营,最终只要规则不行,迟早得栽。
整个西晋王朝从头到尾都是权钱交易的温床。
君臣一起玩权斗,什么法度、律令都成了摆设。
历史从来不缺像石崇这样的人,身边也许也有同款“看准风口,一骑绝尘”,可一旦体制本身烂了,“富比石崇”也不可长久。
这就是人性,时代赋予的机遇和危险,是一体两面的。
你不是赢家,只不过用的是比别人更厚黑的手段。
不过,说不定他也没觉得自己错。
在那个疯狂到“斗富冠军”都能横着走的时代,谁又能责怪他多贪一点?
而王朝灭亡的前夜,彼此骨头都烂在一起,谁都推不动下一根牌子。
最后,只留了金谷园里一缕余香,提醒后人:财富和权力,终究是最脆弱的东西。
好啦,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怎么看,假如你是石崇,会不会选择同样的道路?
财富、权力、还是安贫乐道?
加个评论一起聊聊呗——你觉得“富比石崇”背后的游戏规则,现在还存在吗?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热点资讯/a>
- 武汉三镇迎战成都蓉城,邓卓翔与徐正源对决,球迷期待精彩翻盘
- 哈森和杜崽发生冲突,代哥强势介入:杜崽,你敢动一下哈僧试试?
- 缅甸东枝街头“人人自危”!当局每天设卡检查,这些全要查!
- 家逸电竞椅哪款比较好,找到适合你的完美搭档
- 中国军事崛起引关注,电子战飞机亮相震撼,展现强大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