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换打法了!黄岩岛不吵架先种花,南海进入新棋局
咱就是说,这世界变化快到让人有点跟不上趟。
黄岩岛这地儿,在咱印象里,不一直都是剑拔弩张、海警船对峙的“热搜”常客吗?
怎么一眨眼,画风突变,要改造成国家级的“海底大熊猫”保育基地了?
9月10号国务院那纸批文下来,我朋友圈里不少人都懵了,第一反应全是:“啥玩意儿?黄岩岛建自然保护区了?”
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灵魂拷问:“能去旅游了吗?潜水看珊瑚的那种?”
哥们儿,咱先把去马尔代夫的机票钱省省吧。
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跟你家门口的森林公园可不是一个概念。
那地方,别说人了,你就是一只海鸥,想飞进核心区拉泡屎,都得先看看自己有没有中科院的编制。
这可不是开玩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核心区禁止任何人进入,除非你是搞科研的,还得上面特批。
外国人想进去?
那更是难于上青天。
所以,这事儿的重点压根儿就不是旅游,而是一盘大棋里,落下的那枚最出其不意、却又最意味深长的子。
咱们先把镜头拉回到过去。
黄岩岛那片海,那叫一个水清沙白,珊瑚长得跟水下花园似的。
记录在册的造礁石珊瑚就有109种,其中41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从“近危”到“易危”不等。
这地方不光是海龟的产房、苏眉鱼的家,还是金枪鱼这种远洋“大壮”穿越南海时的重要“补给站”。
生态价值,那是杠杠的。
可这么个风水宝地,前些年都快被折腾废了。
周边有些菲律宾渔民,捕鱼方式那叫一个“狂野”。
为了效率,直接往海里撒氰化物,毒翻一片算一片;要么干脆就上炸药,“轰”的一声,鱼虾和珊瑚礁一起上西天。
去年5月,更离谱的来了,有人非法登岛,把生活垃圾直接往清澈的潟湖里倒。
这哪是捕鱼,这简直就是在毁自家祖坟。
现在,咱们不跟你吵了,直接把这片地方圈起来,挂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牌子。
这一下,性质全变了。
以后中国海警再在这儿巡逻,手里拿的可就不光是主权法了,还有环保法、自然保护区条例。
你再来炸鱼、排污,对不起,你破坏的可是中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刑事犯罪,得进去蹲着的。
你看,以前是外交问题,现在直接变成了治安问题。
这步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把一个硬邦邦的领土争端,巧妙地转化成了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环保议题。
你菲律宾不是天天在国际上哭诉吗?
来,咱们聊聊珊瑚礁保护,聊聊生物多样性,这总没人反对吧?
这一招,直接让对方憋了一肚子的话,愣是找不到地方说理去。
而且,这也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步。
咱们是早有布局。
去年7月,生态环境部先发了个《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这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对这片海的情况了如指掌。
同年11月,又公布了黄岩岛的领海基线,这是在法理上把界限划得清清楚楚。
然后今年9月,保护区成立,水到渠成。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有理有据,有条不紊,把“管理”二字做得扎扎实实。
未来会怎么样?
可以想见,我们的海警力量会像片警一样,实现每日巡航。
天上有飞机、无人机,海上有船、无人艇,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监控网络。
岛上甚至可能设立公安派出机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宣示存在”了,而是真真正正地把这片海域纳入了日常的行政管辖范围。
所以说,这不仅仅是保护几条鱼、几丛珊瑚那么简单。
这是中国在南海治理思路上的一次重大升级:从过去被动地应对挑衅,转向主动地、长远地“治海”。
我们不光要这片海的主权,我们还要把它治理好,让它恢复生机。
这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实力,更是高超的政治智慧。
当别人还在玩“碰碰船”的低级游戏时,我们已经开始布局“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了。
这格局,你说,是不是一下就拉开了?
热点资讯/a>
- 不用再导入WA了!暴雪大改魔兽内置技能监控,可以听着语音搓技
- 深圳跨境物流直送马来西亚COD小包一件代发体验
- 沪指3400点附近:比空仓更难受,是满仓踏空!股民看完就透彻
- 退休党员党费缴纳新规全解:一分钱也别多交,线上缴费真香!
- 这次更新,对SP貂蝉、刘备的增强-比较大,最好功能是-按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