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诺防线中使用的炮塔
1940年6月25深夜,法国东北部一座隐蔽的混凝土堡垒内,炮长勒菲弗尔的手指还扣在击发装置上。
外边停战的消息已经传遍各处,但他们的无线电早在上周就被炸坏了。
"去他娘的投降令!"他朝地上啐了一口,"德国佬要是敢露头,老子照样送他们见阎王!"旁边两个年轻的炮兵面面相觑,手心里全是汗。
这座代号"米歇尔"的炮塔是马奇诺防线最先进的作战单元之一,装备着75毫米速射炮。整个系统活像个会转的钢铁罐头,厚实的装甲能硬吃德军150毫米炮弹。德国工兵后来吐槽说这玩意儿简直是个"带刺的王八壳",拿炸药包炸了三回都不好使。法国人搞出来的液压缓冲系统堪称一绝,开炮时就跟坐在按摩椅上似的,震得人屁股发麻但就是不会散架。
防线上的炮塔分好几种。最寒碜的是机枪塔,直径不到两米,两个壮汉挤进去转个身都费劲。最唬人的是135毫米迫击炮塔,炮弹比西瓜还大,一炮下去能犁出三米宽的大坑。有个从凡尔登调来的老兵油子说这玩意儿的动静,活像是"魔鬼在铁皮桶里放屁"。不过要论实战效果,还得数那些用一战老炮改装的混血型号——德国人怎么也想不通,法国人居然能把博物馆里的老古董改造成绞肉机。
那年五月,阿登森林里发生的事情让巴黎那帮参谋老爷们的下巴砸到了脚面。他们掐着计算尺信誓旦旦说坦克最少要三天才能穿过密林,结果古德里安的铁甲洪流只用十九个钟头就蹿出来了。有个被俘的法国工兵委屈巴巴地说:"俺们按作战手册挖的反坦克壕,德国坦克直接当滑梯溜过去了!"这事后来成了军事学院著名段子,证明再厚的文件也挡不住现实的铁拳。
其实马奇诺防线完成了它的核心任务——七成六的德军主力确实被忽悠去了比利时。问题出在那些没被钢筋水泥覆盖的地方,德国人跟逛菜市场似的溜达进来了。萨尔区的守军倒是给力,硬是用25毫米小炮顶住了德军八个师的冲击。有个炮兵观测员在日记里写:"德国佬的斯图卡轰炸机跟下饺子似的往咱头上栽,可这些钢筋混凝土碉堡比丈母娘的心还硬。"
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拉费尔特堡垒。通风系统被炸坏后,里边的守军在浓烟里硬撑了三十六个小时。最后进去的德国兵看见,那些法国人像睡着了似的倒在战位上,墙上全是带血的指甲印。指挥部早收到求援电报,可那位戴着金丝眼镜的将军说了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就把这事撂下了。后来有人在他办公室发现还没拆封的白兰地,瓶身上落着薄薄的灰。
德国人自己也没讨到好。打莫伯日要塞时,他们的突击队试了十二次都没摸到主堡大门。有个参加过凡尔登战役的老兵躲在地道里,用一战时期的掷弹筒打爆了两辆装甲车。德军团长气得直跳脚:"这帮法国佬是把碉堡修成了瑞士奶酪吗?怎么到处都在往外喷火!"最后还是靠工兵顶着机枪扫射,把五六百公斤炸药塞进通风井才解决问题。
停战后还有个插曲。几个德军工程师偷偷研究法国人的炮塔设计,发现液压系统比他们造的先进十年不止。带队的上校脸黑得像锅底:"早知如此,咱们就该花钱买图纸,何必搭进去两个装甲师?"这话传到古德里安耳朵里,他砸了半瓶红酒——就是当初从法国指挥部缴获的那批货。
时间跳到1945年春天,盟军推进到当年马奇诺防线最坚固的地段时,发现有个炮塔居然完好无损。打开尘封的弹药库,黄澄澄的炮弹整齐码放着,擦掉灰尘还能照出人影。带队的美国上尉感叹:"这帮法国佬要是把修工事的劲头用在机动防御上,德国人怕是连巴黎的灰都吃不着。"这话虽然糙,但仔细琢磨还真有那么点道理。
本文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低级趣味或者违反规定的内容存在。要是发生了侵权的事情,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
热点资讯/a>
- 不用再导入WA了!暴雪大改魔兽内置技能监控,可以听着语音搓技
- 深圳跨境物流直送马来西亚COD小包一件代发体验
- 沪指3400点附近:比空仓更难受,是满仓踏空!股民看完就透彻
- 这次更新,对SP貂蝉、刘备的增强-比较大,最好功能是-按武将
- 退休党员党费缴纳新规全解:一分钱也别多交,线上缴费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