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想不到!可控核聚变这么火的板块,居然有公司股价还趴在4块钱。更让人吃惊的是,北向资金在二季度偷偷加仓了这些“低价股”

点击次数:173 发布日期:2025-10-09

傻眼了!

可控核聚变这么火的板块,居然有公司股价还趴在4块钱。

更让人吃惊的是,北向资金在二季度偷偷加仓了这些“便宜货”。

要知道,去年9月大盘2700点的时候,浙能电力的股价是5.71元。

现在大盘早已远离那个点位,它的股价却只有4.96元。

这股价比一年前还低了将近一块钱。

类似的情况不止这一家。

中国核电,去年9月13日股价9.72元,现在8.63元。

许继电气,当时30.05元,现在25.06元。

保变电气,也从8.51元微跌到8.28元。

这四家都是正宗的核聚变概念股。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股价都没回到2700点时的水平。

但北向资金的操作很有意思。

二季度,北向资金对中国核电加仓了1469万股。

合计持股达到5.2亿股,稳坐第二大流通股东。

面对许继电气,北向虽然小幅减仓248万股,但仍然重仓持有3061万股。

保变电气也获得了39万股的加仓。

浙能电力被北向加仓71万股,总持股1.71亿股。

这些动作发生在2025年4月至6月。

当时市场对可控核聚变的关注度正在快速升温。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那段时间正式亮相。

它被业内称为“国家队”,注册资本高达200亿元。

中国核电向这家公司投资了10亿元。

增资后,中国核电持有其6.65%的股权。

浙能电力也投资了7.51亿元,拿到了5%的股权。

这意味着这两家电力巨头,直接参与了国家级核聚变项目的投资。

另一边,设备制造商们也拿到了实实在在的订单。

许继电气的可控磁体电源产品,在聚变新能公司的相关项目中了标。

这种电源是维持等离子体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

保变电气则更早参与了国际项目。

它成功研发并交付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法国电变压器项目。

这个项目有全球多个国家参与。

保变电气的产品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从参股投资到关键设备供应,这四家公司覆盖了核聚变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但它们的股价走势却颇为相似。

中国核电的股价在最近一年多处于震荡下降态势。

许继电气的股价在震荡下降后,最近开始横盘。

保变电气的横盘时间更长,从2024年9月至今已有一年。

浙能电力从2025年1月开始横盘,持续了8个月。

股价低迷的背后,是核电行业正在经历的变化。

2025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核能发电量达到212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了5.3%。

但电力市场整体供需关系复杂,影响了相关公司的估值。

北向资金的选择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作为外资的代表,北向资金通常青睐业绩稳定、有政策支持的行业龙头。

在二季度,北向资金在A股的整体持仓市值超过2.5万亿元。

它对电力设备行业的配置比例达到了7.8%。

比一季度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具体到这四家公司,北向资金的持仓量都位居流通股东前列。

中国核电的第二大流通股东是北向资金。

许继电气的第二大流通股东也是北向资金。

保变电气的第九大流通股东是北向资金。

浙能电力的第四大流通股东同样是北向资金。

这种集中持仓的现象并不常见。

特别是在一个被认为具有长期潜力,但短期存在不确定性的行业。

可控核聚变技术确实面临挑战。

等离子体的稳态运行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耐高温材料的选择也是一大瓶颈。

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实现持续的能量净增益。

但这些技术挑战,反而凸显了早期布局的价值。

中国聚变能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层面的全力推进。

“中国环流四号”新装置的规划已经提上日程。

这些动态为产业链公司提供了潜在的长期订单。

对于投资者来说,股价低于前期高点可能意味着安全边际。

北向资金的持仓动向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

它的加仓行为与股价的横盘走势形成了对比。

这种背离往往蕴含着投资机会。

当然,也伴随着风险。

技术突破的时间表可能比预期更长。

市场情绪波动会影响相关股票的短期表现。

从参股核心公司到供应关键设备,这四家公司的业务基础是扎实的。

中国核电作为“核电双雄”之一,在运核电机组数量居国内首位。

许继电气背靠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产品覆盖电力系统各个环节。

保变电气在核电主变压器领域拥有显著的先发优势。

浙能电力是浙江省的能源龙头企业,装机容量位居前列。

它们的主业经营稳健,核聚变布局是额外的看点。

股价低于2700点时的水平,这个事实摆在眼前。

北向资金的持仓数据也是公开信息。

这些信息共同描绘出一幅当前市场的图景。

在热门板块中寻找低估标的,是资金永不停止的游戏。

而眼下,这场游戏正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悄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