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从竹木高脚屋到3000米机场:中国南沙岛礁用10年逆转南海格局

点击次数:129 发布日期:2025-07-27

前言:南沙群岛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然而,因其地处遥远,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对其实施切实有效的管控,这使得周边一些国家趁机不断掠夺南海的各类资源。自2014年起,中国着手在南海岛礁开展大规模的填海造岛与扩建工程,将原本仅有几十乃至几百平方米的岛礁拓展到数平方公里的规模,并且配备了各类基础设施,这一举措极大地扭转了此前的局面。不过,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周边部分国家依旧在非法侵占的部分岛礁上进行着长期的建设活动。

一:中国早期的南沙岛礁控制

南海南北跨度达2000千米,而散布在南海之中、数量众多的岛礁,正是掌控这片海域的关键所在。南沙群岛南起亚西南暗沙,北至雄南礁,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水产资源丰富,海底还蕴藏着铁、铜、锰、磷等多种矿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尤为丰富,高达350亿吨。南海的岛礁大多是珊瑚岛礁,它们由造礁珊瑚死亡后遗留的骨骼和外壳,经过上百万年的漫长堆积形成。南海的珊瑚礁可分为岛屿、沙洲、干出礁、暗沙和暗滩,面积小的不足1平方千米,大的则超过100平方千米。珊瑚礁顶部又细分为礁前斜坡、礁坪和渴湖,其共同特点是拥有陡峭的礁前斜坡。干出礁指的是礁坪靠近海平面,低潮时会露出水面,高潮时则被淹没,像永暑礁、赤瓜礁就属于干出环礁,环礁是由珊瑚礁构成的环状岛屿。在20世纪50至70年代,菲律宾、越南先后抢占了南威岛、中业岛、南子岛、北子岛等岛屿。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收回南沙群岛的主权,此时南沙的天然岛屿已被瓜分殆尽,只能转而争夺礁盘。“3・14”海战便是中越两国为争夺赤瓜礁的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海战。登岛部队夺回赤瓜礁后,涨潮时官兵们只能站在水中,之后他们用竹木搭建了极为简陋的高脚屋。竹木高脚屋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南海的气候环境十分恶劣,平均气温在25至29度之间,高温、高湿、高盐,而且台风频发,每年有超过200天刮着6级以上的大风,超过150天刮着8级以上的大风,每年台风出现的次数多达6至7次。由于纬度低,日照时间长,再加上高温高湿的环境,驻守人员常常感到体虚乏力,很容易患上风湿性关节炎。淡水供应十分短缺,能洗一次淡水澡成了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尽管南海雨水充沛,但用雨水洗澡又容易引发皮肤病。

驻守在高脚屋上的十来名官兵,吃喝拉撒的活动空间仅有十几平方米,白天屋里就像蒸笼一样闷热,几天下来,脸被晒得黑红发亮,接着就会掉一层薄皮,变成“黑花脸”。中暑、脱水等病症也很常见,可医疗条件却极度匮乏,士兵生病后转送非常困难。到了夜里,浪潮声不断,高脚屋上没有电,舰船的电源线拉不了太远,要用电就得靠柴油发电机,而发电机的噪声又影响着大家的生活。那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思念与寂寞,需要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极大的毅力才能忍受,官兵们要在这里驻守几个月。南海舰队的官兵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足足坚守了十年。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海军启动了南沙岛礁的第二期工程建设,目的是改善驻守部队的生活条件。

施工建材不断从大陆运往赤瓜礁,运输这些建材主要依靠“玉康”级登陆舰。这种登陆舰有着宽大的货舱,能很方便地装载施工设备以及水泥、沙土、石子、黏土、石灰等建材原料,其淡水仓可以储存400至600吨淡水,施工人员可以临时住在两舷的登陆兵仓里。到达岛礁附近水域后,趁着涨潮,利用平底登陆舰吃水浅的优势,直接驶上礁顶卸载钢筋、水泥、方砖及水泥构件等建材。登陆舰尾部的大门可以供小艇或浅驳船进出,以便运送人员,自卸翻斗车、吊车、搅拌机、推土机和挖土机等机械则可以从艏部大门开上礁盘进行施工。贯穿舰体前后的大仓内的货物,既可以通过甲板吊机直接吊运到礁盘上,也可以在施工海区选择深水抛锚,利用舰艇的电源和淡水在大仓里直接搅拌混凝土,再用泵车运到礁盘的施工工地,这是20世纪90年代经常采用的简易施工方法。后来,随着人造陆地面积的扩大,修建了码头设施,就可以靠岸卸载施工材料了。

经过几年的施工,直到1997年才在礁盘上打下地基,建起了钢混结构平台。钢混结构平台虽然有了一定的活动面积,但也大不到哪里去,生活条件仍然很艰苦,所有物资都得用船运上岛。通常情况下,运输船前往南沙执行任务要两个多月,出发前要连夜补充主副食、蔬菜瓜果,把舰上的各个角落都塞得满满当当。全舰所有官兵每人要准备20桶50斤的淡水,还要为守礁部队准备200吨淡水,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连续航行才能抵达南沙赤瓜礁。抛锚后,就放下舰上的小艇,把最受官兵欢迎的新鲜蔬菜瓜果和邮件运上岛。钢混结构的高脚屋不断升级,从二代、三代发展到四代,第四代高脚屋可以驻守一个连,还安装了小口径防空炮,设有小面积的菜田和家禽养殖场,淡水、食品的储备量可以维持数月,但这也已是钢混结构高脚屋的极限了。而且,无论怎样扩建和提升自卫能力,这些高脚屋在战时都是极其脆弱的,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就只能进行填海,但实际上此时已经稍晚了一步。

二:越南对非法占据的南沙岛礁建设

如今,中国在南沙群岛只占据了12个岛礁(包括太平岛),而越南是侵占中国南沙岛礁数量较多的国家,侵占数量达到27至30个,同时也是非法扩建南海岛礁最为猖獗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越南侵占的岛礁上大多只建有很小的高脚屋,到了90年代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扩建。1993年,越南在1975年侵占的南子岛上修建了第一个灯塔和简易飞机跑道,2008至2009年,又在南子岛采用堰造田的方式,修建了简易码头、直升机起降平台、蔬菜棚、牲畜圈、足球场,还布置了雷达系统和通信设施,岛上驻军达到200人以上。1973年侵占的南威岛上驻扎着一个营的兵力,是南沙群岛中驻军最多的岛屿,岛上原本有一条在越战时由南越部队修建的600米长的小型跑道,可以起降小型螺旋桨飞机,2007年越南政府对这条跑道进行了整修,声称计划将其用于观光旅游。

但实际上,南威岛上部署了大量中小口径高炮以及85毫米、130毫米加农炮,很多炮阵地是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核心支撑点还配备了坦克,打击距离可达15至27千米,与步兵轻型武器构成了远、中、近的火力配置体系。岛上不仅有完善的火力配置,还修建了无线电发射塔和两个码头,是越南在南沙地区的防御中心支撑点和补给基地。越南以威岛为核心,在南海中南部形成了宽500千米、纵深600千米的群岛控制带。

越南利用这些侵占的岛礁部署小型反潜飞机或直升机后,能够监视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全部活动,对海南岛的预警时间接近8至24小时,还能在500公里范围内实施快速反潜,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中国潜艇的活动。越南在南威岛上部署了探测距离达500千米的远程空情雷达,其覆盖范围足以涵盖整个南沙海域,但由于南威岛没有山坡,雷达只能部署在建筑物上,无法提供低空和超低空的空情信息。

1978年被越南侵占的毕升礁,西距华阳礁30公里,西北距永暑礁40公里,东北距赤瓜礁35公里,与中国控制的岛礁隔海相望,便于长期监视中国控制岛礁的补给和训练情况。越南通过几次填海,将毕升礁扩建成了人工岛,岛上修建了多座礁堡,还有排球场、蔬菜地、简易码头等设施,在岛礁周围大约200至400米范围的海区,布设了宽5至8米的环形防登陆水泥角桩,涨潮时仅露出端头,专门用于阻挡登陆船艇靠近。越南还在持续扩建与赤瓜礁隔泄湖相对的景宏岛。20世纪90年代,由于苏联解体,越南彻底失去了经济支柱,其占据的众多岛屿上多数只有象征性的兵力哨所,平时承担实际控制任务,战时负责观通工作。2006年前后,这些岛礁才完成了钢混结构永久建筑的改建,但依然只执行占领宣示的使命,防御水平极其有限。

2008年,中国发现越南在其占领的中国岛礁上,挖掘机和翻斗车作业频繁,有近10艘千吨级货船为各个岛屿运送所需物料。2011年1月起,越南开始在其占据的南沙岛屿上进行大规模填海,首先在毕生礁东北角使用工程机械设备不断挖沙,并从越南本土运来沙石进行填海加固,用时半年填出了1.2万平方米的陆地。2012年起,越南在南子岛人工修筑了两条防波堤,伸入海中围出了一个小型港口。2013年初,越南在中礁修筑防波堤后进行填土造陆,使陆地面积增加了一倍。2012至2013年,越南又在景宏岛东南角填海20%并修建了防波堤,在岛的西侧修建了一座灯塔,在鸿床岛也修建了一座灯塔,在染青沙洲、敦谦沙洲增设了多个建筑物。越南常见的填海造陆方式是抛石围堰修建防波堤,然后挖沙填海造陆,由于岛礁周边通常有较大面积的水下沙洲,还有许多自然形成的1至3米深的泄湖,这种方式不需要太大的工程量和费用。

然而越南并没有用于海上挖沙填海的专用船只,其施工方式主要是让陆上工程车辆在具备一定面积的天然岛屿上作业。越南控制的南华礁、东礁、西礁、毕生礁,礁盘面积都比较大,水深也较浅,但越南向距离本土较远的岛礁运送沙土需要投入巨大成本,所以通常会先在陆地上浇筑好建筑预制部件,再运到岛礁组装成别墅式的建筑,越南各个岛礁的建设大多采用这种方法。1988年越南非法侵占日积礁后,就在国内的船厂完成了一座42米高灯塔的框架结构建造,之后用趸船运到日积礁进行组装。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突然性,能在较短时间内修建完成以造成既成事实,后来被推广到所有礁滩。越南建造了大量采用钻井平台设计的高脚屋,还根据礁盘走势修建了多个钢筋水泥混凝土礁堡,这些都是在本土船厂预先整体制造好,然后运到岛礁快速搭建起来的。

除了越南,菲律宾也是非法侵占中国南海岛礁较多的国家,在岛礁扩建方面的行为最为大胆且蛮横。菲律宾占领的中业岛能够驻扎反潜巡逻机,可将其海上防御范围延伸近千公里。虽然菲律宾经济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海空军力量也不值一提,但始终没有停止对中业岛的扩建。1971年占领中业岛后,菲律宾就在岛上修建了一条长1500米、宽90米的“兰科多机场”,飞机跑道占到中业岛总面积的1/3以上,横卧在岛屿南部,比中业岛本身还要长700米,西南和东南两端在涨潮时会没入海水之中。跑道北侧有延伸到水里的水泥码头,机场主要是通过筑坝堆石,再用水泥混凝土固定建成的,码头则是采用挖沙围堰的方式建成。2013年,菲律宾投入近4.8亿比索对中业岛的海空军设施进行了升级。

菲律宾还让其57号登陆舰故意坐滩仁爱礁以形成占领事实。2013年,菲律宾海军工兵携带大量预制建筑材料驶向仁爱礁,被中国海警船拦截,如今长期驻守在那里的海军陆战队只能依靠空投获得补给。马来西亚也暗中先后侵占了弹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南通礁、簸箕礁等12个岛礁,并在这些岛礁上修建了水泥建筑物和灯塔。近年来,马来西亚不断对弹丸礁进行扩建,将原本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的弹丸礁扩大到0.35平方公里,还修建了酒店和机场跑道,把弹丸礁开发成了世界上的潜水胜地之一,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往旅游,马来西亚也因此成为在南海开发国际旅游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马来西亚还在弹丸礁建设了大量像直升机场、掩蔽部、雷达站、气象站、瞭望站、卫星电话等军用设施。这些国家无视之前的平衡状态,单方面对南沙岛礁进行扩建,在南沙增加兵力和移民,最终引发了中国的反击。

三:中国对南沙岛礁建设

2014年,大量特种施工船舶在短时间内聚集到中国控制的南沙永暑礁、南薰礁、赤瓜礁、东门礁、华阳礁、安达礁、渚碧礁及美济礁等岛礁附近。永暑礁和美济礁上,几十艘疏浚船同时开始从海底抽取沙子,再将沙子吹成巨大的沙雾,在海面上造出全新的陆地,同时把下方挖成深水港湾,工程进展速度极快,规模远远超过了越南。到2015年上半年,岛礁扩建已初步形成规模,几个岛礁都拥有一条可以起降歼击机、轰炸机和中型运输机的机场跑道,以及一个能够停泊护卫舰的人工港口。永暑礁礁盘面积达110平方千米,全长3000米,宽200-300米,机场跑道长3000米,附带一个面积为400×20米的停机场。距离永暑礁150千米的赤瓜礁,建设情况也大致相同,机场跑道长3500米,西侧的万吨级深水码头能够停靠中国海军所有的大型舰艇。第一期填埋工程在2015年完成。

填海造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抛填再进行护岸,这种方式适合水流速度慢的地方;另一种是先围海再进行抛填,适合水流速度快的地方。先围海后抛填的施工流程是,先在边界处建造留有缺口的堤坝,然后让施工船只进入进行喷砂作业。参与施工的船只由大型远洋货轮改装而成,船上装有大量填海设备和完善的生活设施。这些施工船只想要在珊瑚礁这种凹凸不平、布满砾块与砂屑且半沉于海面之下的礁坪上施工,首先要考虑礁坪的面积。礁坪位置太低容易被海水侵蚀,太高则填方量会很大,成本也会增加。建设前,要先利用卫星遥感和声呐探测对填海区域进行地质考察,判断礁体岩层的性质,只有当珊瑚礁发生岩变,成为致密胶结的礁灰岩时才可以进行施工。之后,还要检查礁体的断面和溶洞情况。

如果地基没有问题,就要考虑土基的稳定性。填筑土基时,先由能在水中抽取泥沙的特种船只吹沙造陆,再用捣碎的珊瑚礁砾代替沙石填筑堤岸,通过打水泥柱、加固边缘等方式对土基进行加固,确保土基能稳稳地附着在坚硬的礁盘上,不发生沉降和倾覆。在岛礁上进行建筑施工时,人员、机械、物料的装卸会受到礁盘结构、可利用面积、水位深浅以及水下暗礁的影响。珊瑚礁结构脆弱,不容易下锚,大型船只难以靠近,潮汐起伏和涌浪也会给装卸工作带来危险。

岛礁上的工作面临着极大挑战,征集大量民工上岛施工存在一定困难,这些不可控因素经常导致停工停航,使得投资预算难以控制。为了节省费用,还会用珊瑚礁砾代替沙石,用海水代替淡水。不过,建设者们克服了所有困难,将各个礁盘都扩建成了方圆几百米的岛屿,修建了水泥跑道、停机坪、大型雷达系统、导航台、油库等相关设施,还建造了雨水收集系统来解决大部分的淡水需求,极大地改善了驻守部队的生活条件。

四:南海岛礁的战略作用

永暑礁距离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均为500-550千米,岛上空军基地的作战半径完全能够确保南海的制空权。华阳礁距离越南海岸线490千米,距离弹丸礁202千米;赤瓜礁距离弹丸礁336千米。如果中国战机从这些岛礁的机场起飞,能够覆盖越南南部的海空军基地、菲律宾南部的海空军基地以及马来西亚所有的军用机场,让这些地方没有任何防空纵深可言。1995年收复的美济礁是一个总面积约46平方千米的椭圆形珊瑚环礁,距离菲律宾巴拉望岛只有240千米,是南沙地区罕见的大型天然避风良港,非常适合修建港口。岛礁上的海空军基地能够扼守巴拉望海峡,监视从马六甲海峡到这里的国际海上航线,掐住日本和韩国海上贸易的咽喉,堪称整个南沙地区最突出的“棱堡”。

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形成了相互支撑的三角形布局,与越南非法占领的20多个南沙岛礁交错分布。越南在南海打下了近千口油井,每年从南沙开采800万吨石油,出口创汇70多亿美元,这几乎支撑起越南30%的GDP。2014年,中国981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最南端的中建岛约30千米处开展钻探活动,越南出动63艘船只和蛙人对中方作业进行了2000艘次的强力干扰,中国仅调派6架战机飞临981平台空域巡逻。而该地点距离越南海岸线只有246千米,越南空军的战机20分钟内就可以飞抵此处。中国永兴岛距离中建岛178千米,岛上的机场跑道能够轻松起降重型飞机,但平时没有部署作战飞机,作战飞机一般直接从相距约300千米的海南起飞。981号钻井平台对峙事件后,将永兴岛扩建成拥有完善相关设施、可以常驻作战飞机的海空军基地就变得非常重要。

中建岛面积为1.2平方千米,修建一条短跑道就能有效提高战斗机的巡逻密度。如果在中建岛部署射程400千米的S-400防空导弹,就可以覆盖整个西沙群岛和越南中北部沿海的所有海空军基地,为海空力量提供全程防空掩护。从中建岛起飞的战斗机还可以为从永兴岛起飞的加油机、预警机护航,前出约500千米覆盖黄岩岛和仁爱礁,这比前沿部署航母编队要划算得多。预警机在南海空域巡逻,能够有效监控南海绝大部分海域的海情和空情,无论在战时还是平时,美军抵近中国大陆海岸线的行动都会遭到拦截和反制。中国海军通过岛礁建设,利用部署在岛礁机场的反潜巡逻机和海底声呐基阵构筑起一座坚固的“堡垒”,阻止攻击型核潜艇渗透,为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提供安全可靠的发射和巡弋区域。

四:结语

目前,越南的各种填海工程已基本结束,主要原因是投入成本巨大,而直接经济收益太少。中国在南沙的岛礁建设也基本告一段落,中国通过岛礁建设打破了南海的原有均衡,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尽力改善驻岛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自卫能力,储备充足的装备和物资。未来,进驻歼-16战斗机和高新六号反潜机后,将对进入南海的美军军舰和核潜艇构成巨大威胁,再加上部署大小型驱护舰协同飞机巡逻,将彻底解决中国海军反潜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国的填海工程和越南的填海工程有着完全不同的战略思想,中国要掌握整个南海的主动权,彻底阻止美军进入南海,确保战略反击力量的安全和南部地区的安全,而越南只是为了保住石油利益。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