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出现3000倍超额募集奇迹,创始人竟来自华为起步
A股市场出现了3000倍超募的奇迹,联合动力凭借在新能源行业的领军地位,光彩照人。没想到,它的创始人竟然是从华为出来的富豪朱兴明。
可别以为这只是一段普通的创业故事喔,背后可是藏着“甜中带毒”的隐忧:对几位大客户的高度依赖,让它险些掉进了危险之中。
在主机厂们纷纷开始自主研发的大浪潮中,这家新能源巨头到底是选择走向独立自强,还是变成产业链中的配角呢?
朱兴明的资本魔法
资本市场向来充满激情的故事很多,可像联合动力这样,网上申购资金热情高得超过3000倍,中签率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场面,可真不多见。这家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系统的供应商,凭借在中国第三方市场电控和电机的市场份额双双领先的龙头位置,一亮相就自带光环。
不过,光彩照人的背后也藏着一些隐忧,这份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瞩目、成绩亮眼的背后,其实是一场与下游大客户之间扑朔迷离、彼此依存的较量。
联合动力的未来,可没办法全部自己说了算,这家公司早就和客户的战略布局、财务状况以及技术发展路线紧紧绑在一起了。
这次联合动力选择拆分上市,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背后可是站着一个市值超过1600亿的“工控巨头”——汇川技术。牵头操盘的人,就是那位被人们称为“昔日岳阳首富”的朱兴明。
这位出生于1967年的湖南岳阳人,毕业于燕山大学,之后在华为电气工作过,后来公司变成了艾默生的一部分。
2003年,朱兴明带着18位曾经的同事重新出发,创立了汇川技术,这个团队明显带有华为的印记,硬是把汇川技术打造成为了一个“小华为”,在工控行业里拼出个百亿规模的王国。连续四年登上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证明了他的能力。目前,他要做的,就是复制并改进这个成功的模式。
联合动力无疑是他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连接了母公司汇川技术最具潜力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可以看作是在借助巨人之力再创业。汇川技术持有大约94.5%的股份,关系紧密到不用多说。而更有意思的是,朱兴明在财富和控制权之间,玩得那叫一个巧妙,掌控得非常得心应手。
到了2023年,朱兴明和女儿朱瀚玥凭借190亿元的身家,顺利登上了胡润全球富豪榜。而且,他还曾把自己持有的汇川技术部分股票,以及投资公司的股权,免费赠送给了女儿。
虽然看起来家族财富传承很大方,但其实背后藏着一份协议,保留了受赠部分的表决权。也就是说,钱可以给女儿,但公司的控制权还得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份掌控力,借由汇川技术,也延伸到了即将独立的联合动力。
这种对于控制权的执念,可能跟联合动力正在搞的那场疯狂的资本大战有关。招股书里说要筹集48.57亿元,机构给出的估值最高竟然能到485.7亿元,这个数字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看看财务报表,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在65%到70%这个高水平徘徊。这次大规模的IPO,不光是为了扩大业务、准备好资金,更是想借着资本市场为它那高杠杆的经营模式找到一个稳稳的支撑点。
大客户的甜蜜毒药
联合动力的业绩增长可真是让人惊叹,增速快得不像话,短时间内实现了飞快的突破,根本不愧是行业里的“黑马”。
从2021年的差不多29亿元营收,猛涨到2023年的93.65亿元,增长速度那是相当给力。更厉害的是,企业已经成功扭转了亏损状态,2023年净赚1.86亿元,到了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更飙升到2.85亿元,光半年就超了去年全年的水平。
这份成绩单,比起精进电动、巨一科技这些同行,要亮眼得多。而推动这一切的关键动力,就是那“深度绑定大客户”的策略。这中间,理想汽车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理想的订单就像一剂强心针,直接带动了联合动力的收入猛增和利润翻转。有些年份,理想汽车的销售额占比一度高达34.69%,稳稳 đứng在第一或第二大客户的位置上。
不过,这种“甜蜜”的依赖可是有代价的。这把经营杠杆的“双刃剑”一边带来增长,可同时也让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自主经营能力不停地“流失”。联合动力的飞速增长,很多情况下其实就是“用价钱换销量”赚来的。
在2022到2024年这段时间里,电驱系统的销售单价大概从一台5160元,一直跌到约3764元。这价格一跌,销量也跟着疯狂上涨,从大约90万台一路飙升到371万台。
其实,这主要是为了应对下游整机厂“价格战”而不得已采取的办法,算是一种“割肉换市场”。虽然电驱业务的毛利率从12%提升到16.52%,明显比同行强,不过电源业务的毛利率却从13.77%降到12.58%,低于整体行业水平。这种做法要坚持久了,肯定会慢慢蚕蚀公司的利润基础。
更沉重的代价,直接体现在财务报表里。那些看起来风光耀眼的大客户,比如理想和小鹏,在付款周期上却格外“刁难”。理想的账期长达193天,小鹏更是达到了震惊的273天,这远远超过行业的平均水平。客户的强势,化作了联合动力资产负债表上沉甸甸的“枷锁”。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1年的14.25亿元一路飙升,到了2024上半年的36.13亿元,涨得挺快的。回款时间长达120到135天,比同行业的都慢,这意味着很多利润还只是账面上的数字,没能变成真刀真枪的现金流。
要是这种模式的风险突然爆发,后果可就麻烦了。威马汽车这家大客户出了经营上的麻烦,联合动力不得不提前提取了3.3亿元的坏账准备,这笔钱差不多占了它近两年的净赚。大客户一方面带来了增长动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随时引爆的炸弹。
结语
朱兴明,这位从华为出来的湖南富豪,马上就要迎来他人生中的又一次敲钟时刻了。可是,虽然他受人追捧,光环罩身,实际上他的商业模式还挺脆弱的。和客户之间那种既依赖又制衡的“微妙平衡”,成了他未来走路时最大的变数,也可能成为最大的风险。
通过上市募集到的几十亿资金,能不能帮联合动力挣脱对几个大客户的财务绑架?公司走向海外,展开全球化战略,能不能顺利开辟出一片新增长空间?这些问题,都是朱兴明和他的第二家上市企业,得面对的时代难题。这次IPO,绝不是庆祝的结束,而是更考验平衡能力、更复杂局面的开始。
热点资讯/a>
- 不用再导入WA了!暴雪大改魔兽内置技能监控,可以听着语音搓技
- 深圳跨境物流直送马来西亚COD小包一件代发体验
- 沪指3400点附近:比空仓更难受,是满仓踏空!股民看完就透彻
- 退休党员党费缴纳新规全解:一分钱也别多交,线上缴费真香!
- 这次更新,对SP貂蝉、刘备的增强-比较大,最好功能是-按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