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急呼:快请中国建厂!10 年免税 + 免费土地,就为抢中国机床技术
难以置信的是,一场发生在东欧的冲突,却让我国机床制造业的老板们喜笑颜开。那些濒临破产的工厂,如今订单络绎不绝,不得不加班加点以满足生产需求。
俄罗斯接连下达的大额订单如同纷飞的雪花,使得我国机床市场从冷门转瞬变为热门。这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欧美撤军后,中国机床在俄受欢迎。
在2023年的一个清晨,乌拉尔机械厂的员工们如常步入工作岗位,却惊讶地发现,车间内德国制造的机床纷纷陷入黑屏。无论他们如何尝试重启,屏幕上始终只显现出一行英文提示:“系统已锁定”。这些价值连城的设备,在短短一夜之间,似乎变成了无用的废铁。
这些进口机床均配备了GPS定位和远程控制功能。一经德国厂家的指令下达,机床便会即刻锁定。俄罗斯各地的工厂普遍遭遇了此类困扰。尤其是军工厂,对此尤为焦虑,因为缺乏机床,武器装备的生产便成了难题。民用工厂同样感到恐慌,汽车零件、飞机部件等关键部件的加工,均依赖于这些设备完成。
俄罗斯人这才惊觉,国内竟然无法生产出高端机床。苏联解体之后,机床产业便已日渐荒废。如今,面对欧美的制裁,连最基础的备用零件也难以觅得。在2022年下半年,俄罗斯派遣了多个采购团前往中国进行考察。他们首先访问了沈阳机床,随后又走访了大连及宁波地区的多家工厂。
起初,俄罗斯人对中国制造的产品持有一定的偏见。毕竟,他们长期依赖德国品牌,对中国机床的精度和耐用性存疑。然而,在试用过20台之后,他们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中国机床的精度略逊于德国产品,但已完全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中国机床不含后门程序,不会遭受远程锁定。而且,价格仅为德国产品的一半,售后服务更是随叫随到。
展望2024年,俄罗斯市场新机床的八成份额已被中国品牌所占据。在莫斯科举办的机械展览会上,中国企业的展位人潮涌动,络绎不绝。俄罗斯专家更是提出建议,认为应邀请中国制造商赴俄设立工厂,这不仅能够确保供应的稳定性,还将对当地就业市场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沈阳机床厂的负责人眼眶几乎泛红,客户订单已堆积至两年之后。
沈阳机床董事长张明远清晰地回忆起,2022年上半年公司账面上仅剩不足三个月的运营资金。工人工资发放面临困境,多位技术骨干亦纷纷提出离职申请。当时,整个行业形势低迷,国内客户更倾向于购买价格高昂的进口产品,即便价格高出国产设备一倍。
俄罗斯的首次订单来得异常突兀。那是在2022年9月的一个午后,俄方代表团直接提出了采购200台五轴机床的意向,并当场签署了合同并支付了定金。张明远一时愣住了,这数量几乎等同于他们过去两年的总销量。
订单如同波涛般接踵而至,俄罗斯之外,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客户亦纷至沓来。2023年全年,沈阳机床成功承接了价值350亿美元的订单。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工厂实行了三班倒的工作制,连退休的老工匠们也被请出山协助生产。那些昔日闲置的老厂房焕发了新生,同时,工厂还新增了800多名工人。
海天精工的境遇亦相仿。其卧式加工中心的月销量本仅寥寥数台,而今每月需交付高达五十台。而科德数控的变革更为显著,曾濒临破产重组的边缘,如今利润已激增十倍。
这些订单不仅为我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更关键的是,它们为我们带来了技术革新的契机。面对俄罗斯客户那近乎严苛的要求——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表面粗糙度需达到Ra0.8,我国工程师在俄罗斯工厂坚守了整整三个月,不断调试与优化,最终成功达标。这一技术突破,使得我国机床的加工精度实现了质的飞跃。
批量生产的模式显著降低了成本。昔日,单购一个瑞士制造的主轴需支付80万元,而如今,批量购买500个,其单价仅需55万元。随着零部件成本的降低,整机的售价也随之下降,从而提升了我们的市场竞争力。
机床、汽车、芯片在俄罗斯受欢迎。
漫步于莫斯科的街头,您便会发现中国品牌的汽车无处不在。长城、奇瑞、比亚迪等品牌的标志几乎随处可见。在2022年以前,俄罗斯民众购车时首先考虑的往往是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然而,随着这些品牌纷纷撤离,其4S店相继关闭,零部件的供应也变得极为困难。
我国汽车企业把握住了这一良机。奇瑞率先在俄罗斯搭建起完善的销售体系,从莫斯科一路延伸至远东地区,设立了超过200家经销商。在售后服务方面,奇瑞表现出色,提供24小时热线服务,确保配件三天内送达。俄罗斯消费者发现,中国制造汽车不仅价格亲民,品质亦佳,配置更为丰富。以奇瑞瑞虎8为例,其价格比同级别日本车型便宜近30%,更配备了全景天窗与自动驾驶功能。
在2024年胜利日的阅兵式上,普京总统的车队选择了搭载长城坦克500的车型。这一细节瞬间让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掀起热潮。目前,俄罗斯市场上90%的进口汽车源自中国,其月销量已突破十万辆。
芯片行业的变革尤为显著。俄罗斯在通信设备和军工产品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尤为迫切。以往,俄罗斯主要依赖从德国的英飞凌和荷兰的恩智浦进口芯片。然而,随着制裁的实施,这些供应渠道尽数中断。尽管中国的28纳米芯片并非最尖端的技术,但对于俄罗斯而言,其性能已绰绰有余。
在2024年的第一季度,俄罗斯所进口的芯片中,高达89%的份额源自我国。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两大企业的订单量激增,这一波接一波的大订单不仅为中国芯片产业注入了丰厚的研发资金,还使得28纳米工艺产品的良品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原先的60%攀升至现在的85%。
人民币在俄受欢迎度超美元。
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支付方式的剧变。昔日,中俄之间的贸易结算主要依赖美元,而如今,人民币的使用率已高达99%。这一转变来得异常迅猛,仿佛就在转瞬之间。
2022年3月,俄罗斯遭遇SWIFT系统被排除在外的事件,导致美元和欧元均无法使用。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跨境人民币结算系统CIPS成为了唯一可行的选择。起初,俄罗斯企业对人民币的结算方式感到不甚适应,认为其不如美元便捷。然而,经过数月的实际操作,他们发现人民币结算过程更为迅速,且手续费更为低廉。
如今,莫斯科的各家银行均已设立人民币业务柜台。俄罗斯游客与商旅人士赴华旅游或经商,可直接携带卢布兑换人民币,无需再经过美元这一环节。中国的银联卡在俄罗斯广泛流通,而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亦已逐步渗透进俄罗斯市场。
这一转变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作为能源强国,俄罗斯已开始以人民币作为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结算货币。这一趋势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促使它们纷纷提高人民币在其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在2024年上半年,全球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的份额攀升至4.7%,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俄专家:应与中合作研发
俄罗斯科学院的机械领域专家伊万诺夫近期发布了一份研究成果。他指出,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应仅限于贸易往来,而应进一步拓展至技术研发领域。凭借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的丰富积淀,以及我国在产业链和制造能力方面的完整性,两国携手合作有望共同打造出世界级的机床产品。
俄罗斯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对于在我国境内设立工厂的中国企业,将享有十年的免税待遇,并获得免费的土地使用权以及政府的专项补贴。目前,已有数家中国企业对俄罗斯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沈阳机床集团计划在莫斯科周边地区建立一个组装工厂,而海天精工则计划在圣彼得堡设立其研发机构。
俄罗斯市场的巨大潜力不容小觑。在普京总统提出的2030年发展战略中,目标是将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从目前的15%提升至25%。这一宏伟目标预示着在接下来的数年间,俄罗斯对高端机床的需求将持续攀升。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能源设备等行业均对这类先进机床有着庞大的需求。
我国企业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它们不仅销售产品,更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例如,协助俄罗斯工厂完成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此类深层次的协作,不仅利润空间更为广阔,而且客户的忠诚度亦显著增强。
颇具意味的是,东南亚及中东地区的客户亦对我国机床在俄罗斯的卓越表现投以关注。越南的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在目睹我国机床在俄罗斯的良好应用后,果断下单。沙特的一家石油设备制造商,先前仅采购欧美产品,如今也开始采购我国的五轴机床。我国机床的国际声誉,便由此逐渐提升。
结语
谁曾料想,一场战火竟意外地成为中国制造业的转折点。那些一度濒临破产的机床工厂重获新生,汽车和芯片产业在俄罗斯大放异彩,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亦随之攀升。
此故事启示我们,危机往往孕育着转机,其核心在于你是否能够把握机遇。我国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才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百度带货夏令营#
热点资讯/a>
- 不用再导入WA了!暴雪大改魔兽内置技能监控,可以听着语音搓技
- 深圳跨境物流直送马来西亚COD小包一件代发体验
- 沪指3400点附近:比空仓更难受,是满仓踏空!股民看完就透彻
- 退休党员党费缴纳新规全解:一分钱也别多交,线上缴费真香!
- 这次更新,对SP貂蝉、刘备的增强-比较大,最好功能是-按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