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美国工作签证费暴涨10万美元!出境者疯狂返美,未归者绝望困原地

点击次数:166 发布日期:2025-10-08

很多人一觉醒来,天都变了。

特朗普政府的白宫网站,毫无预警地挂出一条新规,像一枚炸弹,在所有指望H-1B签证混饭吃的人群里,炸开了。

新规简单粗暴:所有H-1B工作签证,无论是新申请还是续签,雇主每年都得额外掏十万美金。

新德里、上海浦东、新加坡樟宜,这些世界级交通枢纽,突然涌入一群神色慌张的人。他们拖着箱子,脸上写满疲惫,疯狂地改签、抢票,目的地只有一个:美国。

不少人刚回国休假,屁股还没坐热,甚至连时差都没倒明白,就被公司一通紧急电话给催了回来。

一张机票两个世界

一张回美国的机票,此刻成了划分命运的楚河汉界。

能砸钱抢到票,急匆匆赶回美国本土的,算是不幸中的万幸。科技大厂几乎在同一时间下达死命令:所有H-1B员工,立刻、马上、现在就滚回美国!

机场里,一位刚生完孩子的年轻妈妈,抱着还在襁褓里的婴儿,满脸憔悴。为了赶在政策生效前入境,她硬是带着娃,在拥挤的人潮里熬了一整夜。

但更多的人,连这份狼狈的幸运都得不到。

他们被困在海外,进退两难。可能就是回国探望一下病重的父母,再回头,发现通往自己人生的路,被十万美金给堵死了。

社交媒体上,哀鸿遍野。一个工程师的帖子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不是我不想回,是我怕啊。我怕公司不愿掏这笔钱,我人回去了,签证没了,那不是更惨?”

这种恐惧,正在光速变为现实。

各大公司的HR部门,一夜之间成了“劝退办”。他们只能对着电话那头,向那些刚刚拿到Offer、憧憬着美好未来的候选人,一遍遍地道歉,解释公司实在付不起这笔钱。

一张“美签群体胜利大逃亡”的梗图,在朋友圈里疯传。有人自嘲,有人叹息,背后却是无数个家庭,瞬间被搅得天翻地覆。

预算表就是生死簿

当你的价值不再由你的能力决定,而是由你值不值十万美金来衡量时,游戏规则就彻底变了。

一场残酷的淘汰赛,正在每家公司的预算表上,无声地进行。

特朗普政府说这是为了“保护美国工人”,但企业和员工感受到的,只有冰冷的成本和生存的绝望。

印度班加罗尔,一家外包巨头直接贴出公告:所有派驻美国的轮换计划,无限期暂停。主管的话很实在:“一个人十万美金,这生意没法做了。”

这种“没法做”的情绪,在美国本土也在飞速蔓延。一家硅谷初创公司,更是手起刀落,直接砍掉了两位外籍工程师的Offer,岗位变成了“境外远程”。

真正的风暴,其实发生在那些付得起钱的巨头内部。

一份从微软泄露出来的会议纪要显示,高层正在重新评估签证名额的分配。未来的策略很明确:集中所有资源,保住那些顶尖的、不可替代的人才。至于普通的中级程序员?对不起,公司不陪你玩了。

一场基于“预算”而非“优秀”的内部清洗,已经开始。一个在美八年的华人工程师说,老板明确告诉他,不考虑帮他换岗续签了,“成本太高,流程太麻烦”。

欢迎来到氪金时代

十万美金,只是个开始。它释放了一个更可怕的信号:美国,正在重新定义谁有资格留下来。你的技术、学历、经验,都不再是关键,关键是你,或者你的老板,有没有钱。

有律师一针见血:这根本不是什么改革,而是把人才引进,彻底变成了资本筛选。

一边是普通技术岗的门被焊死,另一边,是“白金签证”“金卡签证”被大张旗鼓地推出。这些项目专为全球富豪量身定制,门槛奇高,待遇当然也更好。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逻辑再清晰不过了:堵死穷秀才的路,敞开富财主们的门。

H-1B的初心,是为了弥补美国市场的人才缺口,它本质上是一个劳工签证。现在,它正在变成一个昂贵的移民跳板,一个“付费玩家”才能入场的游戏。

当整个系统失去了公平,当人才流动变成了纯粹的商业买卖,美国引以为傲的创新生态,等于是在自掘坟墓。

结语

信任这东西,一旦碎了,就很难再拼起来。

移民政策,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对全世界人才的承诺。人们愿意拖家带口,把青春和未来都押在这里,看中的是它的稳定、公平和可预测性。

特朗普这一记毫无预警的重拳,亲手砸碎了这份信任。

“这不是改革,是背叛。”一个H-1B持有者的留言,被顶上了热搜。

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十万美金,是他们自己和家庭都无法承受的天价。雇主一摇头,他们的美国梦,就碎了。

对那些已经在美国扎根多年的人来说,这种冲击同样是毁灭性的。当政策可以在一夜之间天翻地覆,谁还敢在这里规划长远的未来?

恐慌早已蔓延。加拿大、澳洲、欧洲各国,正张开双臂,迎接那些被美国“劝退”的全球英才。对顶尖人才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从来不是最高的薪水,而是一个最安稳的环境。

白宫至今沉默。但这场风暴的核心,早已不是那十万美金。而是它所动摇的,整个国家的信誉根基。

当规则开始吞噬信任,最终受伤的,绝不仅仅是那些被挡在门外的异乡人,更是美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