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天才豪掷21亿,争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成立仅2年的智元机器人,用21亿元拿下科创板老牌材料企业上纬新材(688585.SH)的控制权,引发资本市场8天8个“20cm涨停”的疯狂行情。 这场被质疑为“借壳上市”的操作,背后是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稚晖君)与CEO邓泰华主导的资本豪赌,也是人形机器人赛道“第一股”争夺战的关键转折点。
三步拿下控制权,资本运作暗藏玄机
智元机器人的控股路径设计极为精巧:
这种“分步走”策略,既降低短期资金压力,又规避了借壳上市的监管红线。 而操盘者邓泰华承诺“36个月内不放弃控制权”,为后续运作埋下伏笔。
业务协同性存疑,材料公司秒变机器人概念股
上纬新材的主营业务是风电叶片树脂和耐腐蚀材料,2024年净利润仅8868万元。 智元坚称收购后“12个月内不重组业务”,但市场并不买账:
人形机器人赛道陷资本内卷
这场收购的本质是头部玩家对上市通道的争夺:
资本已用脚投票——上纬新材复牌后市值从32亿飙升至86亿,涨幅超330%,投资者押注智元将借壳装入资产。
“投退双赢”棋局:投资人的撤退密码
智元背后资本阵营的退出设计更为精妙:
即便机器人业务最终无法注入,智元系仍可减持股份套现离场——这种“进退皆赢”的布局,被私募基金视为“硬科技投资退出范式革命”。
全栈自研的华为基因,也是双刃剑
智元区别于同行的核心壁垒,是坚持华为式全栈技术闭环:
但这种“烧钱”模式也带来压力:业内估算其年投入超20亿元,11轮融资仅能支撑短期消耗。
监管红线下的危险游戏
智元否认借壳的逻辑建立在技术性规避上:
这恰是智元的时间筹码——2026年2月公司成立满3年时,若实现盈利即可启动资产注入。 而当下21亿收购案,已成观察科创板监管风向的标杆案例。
热点资讯/a>
- 武汉三镇迎战成都蓉城,邓卓翔与徐正源对决,球迷期待精彩翻盘
- 哈森和杜崽发生冲突,代哥强势介入:杜崽,你敢动一下哈僧试试?
- 缅甸东枝街头“人人自危”!当局每天设卡检查,这些全要查!
- 家逸电竞椅哪款比较好,找到适合你的完美搭档
- 中国军事崛起引关注,电子战飞机亮相震撼,展现强大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