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冷湖:没了石油,还能刮来绿色“金风”?

点击次数:72 发布日期:2025-08-30

在柴达木盆地边上,有个叫冷湖的小镇。乍一听名字还以为是个景区,其实这地方过去是靠石油发家的。面积大得离谱,相当于2.5个广州,可常住人口还不到600人。

六七十年前,冷湖因为一口高产油井,一下子火了,人口直接上十万,风头一度和克拉玛依、玉门齐平。油田一搞起来,全国各地的石油工人、专家都赶来这里扎根,城里头银行商铺、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比大城市还讲究。

不过好景没多久,埋了几十年的石油渐渐见底,上世纪九十年代,油田开始没落。相关单位都搬走,人口大面积流失,房子也空了不少。最惨的时候,整个镇子才剩一百来口人,说是“人去楼空”一点不夸张。

可没想到,冷湖运气还没用完。2016年,中广核这些做新能源的企业盯上了冷湖的大风和太阳。有风、有太阳、地空人稀,不搞新能源都对不住老天爷赏饭吃。

于是冷湖又热闹起来。大风车一排排立上戈壁滩,跑运输的大卡车不分昼夜地来回穿梭,这画风,比以前找油的阵仗小不了多少。公路配上了、酒店餐馆也多了,连外地游客都喜欢扎堆来感受一回“大西北风景”,还捎带脚把冷湖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要说在冷湖修风电站不容易。大白天紫外线暴躁得像烤炉,蚊虫咬得人喊娘,冬天风雪凶猛,一晚上盖三层被子也冻得直打哆嗦。风机叶片一片90米长、25吨重,运输路上没点本事根本搬不进来。最难的是修电站那会儿,路还没修好,拉个叶片三小时的路能走十几个小时。

不过熬住了就有收获。如今,十多家能源大公司把风和太阳变成了清洁电,输去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每年发电量能顶半个大城市40多万吨标准煤。别看地方小,环保贡献那是杠杠的。

说起来,在冷湖干活是真有一种“无人区漂泊感”。这里有的项目,离镇上开车还要仨小时,水要专车拉,买菜一周补一次货。一条砂石路,夜里开车黑咕隆咚,满天星斗,路上野狼都懒得光顾。工人们最“绿”的时候,就是楼前的几盆塑料树和花。

年轻人是这里的主力军,不少都是90后。他们说在冷湖工作的最大感受就是孤独,但每天能看到地平线、满天星,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工作累了,大家就逗逗场上的牧羊犬“可乐”解闷。

这些年,冷湖因为有了新能源,镇子慢慢恢复了人气。原本只有黄沙戈壁的公路,现在被运设备的大卡车和自驾游客占据。黑独山这种本来门可罗雀的景点,也开始堵车了。暑假游客太多,镇上酒店房间都要靠抢,价格能蹿到西宁两倍。

当地人说得好,冷湖以前靠黑色的石油生活,现在靠绿色的风刮来了“金山银山”。小镇靠着能源转型,不但自家吃得饱,还帮沿海大城市送电。

新民宿新饭馆、宽敞的高速路、满世界的风机和光伏板,原本荒无人烟的西北角落,因为新能源产业重新变得活色生香。对于冷湖来说,这场风吹得真不错。

你怎么看冷湖的这种神奇转身?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