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世锦赛跳水:全红婵缺席,十米台双姝争霸引期待
2025 年 7 月 11 日,新加坡世界游泳锦标赛正式拉开帷幕,备受瞩目的跳水项目于 7 月 26 日登场。中国跳水队作为 "梦之队",依旧以包揽 13 枚金牌为目标,但全红婵因脚踝旧伤缺席女子十米台单人赛,让这块传统优势项目的争夺充满变数。
全红婵的缺席并非偶然。今年 5 月的全国跳水冠军赛上,这位东京奥运冠军便未现身,官方通报为脚踝旧伤复发。对于跳水运动员而言,脚踝是起跳发力与入水缓冲的关键部位,全红婵自 2021 年东京奥运会后便受此伤困扰,今年训练中频繁出现发力不适,伤情进一步加重。6 月她返回广东湛江老家休养时,曾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康复视频,称 "每天都在进步",但医疗团队评估后认为,强行参赛可能导致跟腱损伤风险,最终建议放弃世锦赛。
中国游泳协会公布的名单中,全红婵的名字确实不在列,取而代之的是几位年轻选手。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认为 17 岁的她正处发育期,身高一年内增长 7 厘米,体重增加 5 公斤,动作控制难度陡增,伤病或与此相关;也有声音指出,从 14 岁一战成名至今,持续的舆论聚焦可能带来心理压力。目前,全红婵在广东队基地接受针对性康复,教练组预计她年底可恢复系统训练,赶上明年的奥运选拔赛。
全红婵的空缺,让陈芋汐成为女子十米台的绝对焦点。2005 年出生的她,自 2017 年进入国家队以来,已征战五届世锦赛,斩获四金两银,东京与巴黎奥运会均与全红婵搭档斩获双人十米台金牌,双人项目 18 战全胜的战绩堪称传奇。她的技术特点以 "稳" 著称 —— 近四年国际赛事失误率仅 0.8%,世界排名从未跌出前三。今年 4 月墨西哥跳水世界杯,她以 432.55 分力压全红婵夺冠;5 月北京超级决赛,其招牌动作 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获得 4 个 10 分,总分领先对手 18.75 分,展现出单人项目的统治力。
陈芋汐的训练细节更显其专业:在北京国家队基地,她每日水上训练 4.5 小时,陆上体能训练 2 小时,尤其注重起跳角度与入水垂直度的微调。身高 1.58 米、体重 48 公斤的体型,恰好适配十米台对空中姿态的要求,其绝活 5253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动作,空中转体轴心偏差不超过 2 厘米,入水水花控制堪称教科书级别,这让她成为本届世锦赛女子十米台的头号种子。
不过,15 岁的广东小将谢佩玲的横空出世,让陈芋汐的夺冠之路并非坦途。这位与全红婵同出湛江体校的师妹,仅接受三年专业训练便展现惊人天赋:身高 1.55 米,体重 45 公斤,肌肉爆发力与关节柔韧性测试得分均居青年队首位。她的训练强度远超同龄选手 —— 每日水上训练 7 小时,陆上力量训练 4 小时,教练组透露其 "能连续完成 20 组 107B 动作不变形"。
谢佩玲最令人称道的是 207C 动作,该动作在青年赛事中成功率高达 96%,今年全国冠军赛上,她凭借此动作获得 4 个 9.5 分,助搭档蒋林静拿下双人金牌,个人全能赛也斩获银牌。此次世锦赛,她将同时参加单人和双人十米台,其主管教练直言:"她的空中翻腾速度比同龄全红婵快 0.3 秒,只是大赛经验需要积累。"
这场新老对决背后,是中国跳水队的人才迭代逻辑。本届世锦赛,中国队 18 人参赛阵容中,王宗源、陈艺文等老将坐镇,谢佩玲等 6 名新人首次亮相,延续 "以老带新" 的传统。女子十米台预赛定于 7 月 29 日,决赛 30 日上演,尽管缺少全红婵,中国队整体实力仍领先对手 —— 陈芋汐的稳定性与谢佩玲的冲击力形成互补,金牌大概率不会旁落,但两人的直接对话更具看点:陈芋汐需证明经验能战胜青春风暴,谢佩玲则要展现 "初生牛犊不怕虎" 的锐气。
正如国家队总教练周继红所言:"跳水的魅力不仅在于金牌,更在于传承。" 全红婵的暂时休整,陈芋汐的坚守,谢佩玲的崛起,共同勾勒出中国跳水生生不息的活力。这场新加坡的夏日较量,既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心态的博弈,无论谁最终登顶,都将是 "梦之队" 续写传奇的新注脚。
热点资讯/a>
- 不用再导入WA了!暴雪大改魔兽内置技能监控,可以听着语音搓技
- 深圳跨境物流直送马来西亚COD小包一件代发体验
- 沪指3400点附近:比空仓更难受,是满仓踏空!股民看完就透彻
- 退休党员党费缴纳新规全解:一分钱也别多交,线上缴费真香!
- 这次更新,对SP貂蝉、刘备的增强-比较大,最好功能是-按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