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政策巨变:航班紧急停运,H1B遭严审,职业移民或将消失!
你的才华,到底值多少钱?这问题听着挺虚的,但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美国政府真的差点就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一百万美元。对,你没听错,一张绿卡,明码标价一百万。
这事儿得从特朗普那会儿说起,当时他的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在总统办公室里,一本正经地宣布了一个叫“特朗普金卡”的计划。这名字听着就挺唬人的,内容更是简单粗暴。说白了,就是给美国政府一百万美元,再让国土安全部查查你没什么问题,然后,你就能以“创纪录的速度”拿到美国的永久居留权。
这还不算完,要是公司出钱,掏两百万,就能给公司的关键员工办。甚至还有个叫“白金卡”的升级版,五百万美元,不仅让你能快速拿身份,你在国外的收入,美国那边还不收税。这消息一出来,整个移民圈都炸了,感觉就像是游戏里突然开放了氪金通道,普通玩家还在辛辛苦苦打怪升级,人民币玩家直接买顶级装备了。
如果只是给有钱人多开了一条路,大家可能也就当个新闻看看,骂两句就算了。但要命的是,罗斯跟着说,这个“金卡”计划,准备要全面取代当时所有的职业移民绿卡通道。什么EB-1杰出人才,EB-2高学历人才,这些靠本事吃饭的人排队的通道,名额要被这个“金卡”直接吞掉一大块。每年14万个职业移民名额,一刀砍掉6万个,专门留给这些买得起“金卡”的人。这话背后的意思,简直让人后背发凉:要么给钱,要么就别来了。
就在这个“金卡”计划让大家心里发毛的时候,对普通人来说,好几扇门也正在悄悄地关上。就说那个很多人都熟悉的H-1B工作签证吧,那几年,申请这个签证的感觉就像在闯关,难度一年比一年高。
以前可能材料交上去,过了就过了。但那段时间,移民局好像突然得了“强迫症”,动不动就给你发一个叫“补充证据请求”的东西,英文缩写RFE。这玩意儿一来,就意味着你得重新准备一大堆材料,去向移民官证明,你的工作真的是个“专业工作”,你的工资符合标准,你和你老板的关系是真的。很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都被这东西搞得焦头烂额。
有家专门研究移民政策的机构,叫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后来发了个报告,里面的数据看得人心惊肉跳。在特朗普上任前,H-1B的拒签率其实挺低的,但到了2019年,有些公司的拒签率能飙到百分之三四十。这意味着,你好不容易从上学到毕业,过五关斩六将找到了工作,公司也愿意帮你抽签,结果移民局那边一句话,你所有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除了H-1B这道坎,还有一道更让人没底的“隐形门槛”,叫“公共负担”新规。这规矩听着好像是为了防止有人来美国吃福利,但实际操作起来,范围就太广了。它不仅看你现在有没有用福利,还要“预测”你将来会不会用。你的年龄、健康状况、家庭人口、甚至是你的英语水平,都成了评判标准。
说得直白点,就是移民局要全方位地审查你的“家底”,看你够不够有钱,身体够不够好,会不会给美国社会“添麻烦”。这一下,很多收入不高,但一直勤勤恳恳工作的合法移民家庭,申请绿卡的希望一下子就变得特别渺茫。这两套组合拳打下来,传递的信号已经很清楚了:美国挑人,越来越看重你口袋里有多少钱。
如果说上面这些还算是“软刀子”慢慢磨,那2020年的一纸禁令,就是一把快刀,直接砍了下来。那年6月,特朗普签了个总统行政令,叫第10052号,理由是疫情冲击了经济,要保护本国人的饭碗。
这道禁令直接暂停了H-1B、L-1这些最主要的工作签证持有者入境。这一下,影响就太大了。很多人可能刚刚在国内拿到了签证,兴高采烈地准备来美国开始新生活;有的人可能只是回国探了个亲,结果发现家回不去了;还有很多美国公司,好不容易招到了需要的人才,结果人被挡在国门外,项目只能停摆。那段时间,真的是一片混乱和哀嚎,无数人的人生规划,被这突如其来的一纸禁令彻底打乱。
在这样一种高压、紧张,人人自危的气氛下,发生任何魔幻的事情,似乎都变得可以理解了。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纽约机场上演了堪称电影情节的一幕。
一架飞往法国的国际航班,当时已经离开航站楼,在跑道上排队,引擎都开始轰鸣了,就等着塔台一声令下,一飞冲天。机舱里,有个中国姑娘,可能就是随手刷了一下手机,突然看到一条新闻,脸“唰”地一下就白了。那条新闻,就是当时传得沸沸扬的一个小道消息,说特朗普准备搞个新规定,H-1B签证的人要是出了国,再想回来,可能得先交10万美金的“保证金”。
十万美金!这对一个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姑娘当时就慌了,她觉得这趟要是飞走了,可能就真的回不来了。接下来她的举动,让整个机舱的人都惊呆了。她竟然解开安全带,跑去找空乘,说自己无论如何都要下飞机。空乘一开始也懵了,但这事儿最后竟然真的层层上报,传到了机长那里。你猜怎么着?那位机长,在听了情况之后,竟然真的为了她一个人,把这架马上就要起飞的国际航班,又给重新开回了航站楼。
这件事后来在华人圈里传疯了。很多人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这姑娘有点小题大做。但你把这件事,放到当时那种“金卡”计划、H-1B高拒签率、入境禁令的大背景下再看,就完全能理解她的那种恐惧和绝望了。那不是她一个人的恐慌,而是当时整个群体集体焦虑的一个极端体现。
还好,后来移民局很快出来辟谣,说那个10万美金的说法,就算有,也是针对未来的新申请人,不“追溯”已经拿到签证的人。这场由信息差引发的风暴,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但从那以后,很多人心里都留下了一道印子。大家好像突然明白,那条曾经被认为是靠才华和努力就能走通的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路口悄悄立起了一个收费站,而且价格高得吓人。
热点资讯/a>
- 2025WTT美国大满贯开赛波折不断,雨果无缘参赛,简陋场馆
- 190期3D形态观察:0路缺席极值与奇偶转换关联验证
- 宫帅沉默,输日本也不召回李梦,奥运会女篮怎么办
- 深圳户口在哪办理
- 英格兰险胜:凯恩哑火,亿元巨头绝杀!